春秋时涵星配资,财神范蠡制造了一杆秤。
在秤杆上设置了十六颗星,其中南斗六颗星代表“天”,北斗七星代表“地”,剩下三颗星代表“福禄寿”。
还意味着,做买卖要公正公平,讲天地良心,否则就会折损生意人的福禄寿。
诚然,一个人要发大财,就要得“天时、地利、人和”。
图片
01
借人力,谓之人和。
齐国的马很多,也很便宜。
范蠡考察了一番,发现吴越一带,战火不断,对马的需求量很大,价格也还不错。
可是,到处都是战火,自己对贩卖马的通道,不是很熟悉。
他灵机一动,找到当年的商人姜子盾,并且免费提供马,用来运输货物。
姜子盾常常往返在齐国和吴越,对路途上的盗贼也很熟悉。
姜子盾用范蠡提供的马,运送了几次货物。觉得自己占了便宜,就不好意思地对范蠡说:“你的马是免费的,怎么赚钱呢?”
范蠡笑着说:“齐国的马,驮货到了吴越,就卖掉一些,这不就有了钱?”
两位商人,相视一笑,从此建立了长期合作的关系。
范蠡在齐国的时候,还三次散尽家财,救济灾民,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。
任何一种生意,都有一个特点:众人拾柴火焰高。
人多了,每个人都带来一点点财富,集中在你身上,就是一笔巨款了。
发财的人,总是会思考,如何汇聚人脉资源,得到他人的帮助。
从人情来说,得到帮助的根本,是自己先去帮助他人。
范蠡给人免费用马,把钱财施舍给受灾的人,这都是帮助人。最终,自己搭建了厚德载物的格局。这样的做法,我们是可以学到的。
选择有利于他人的事情去做,这恰好就是“满足他人的需求”。比方说,人家建了新房子,你就主动帮助装修。人家买了车,你就做保养工。
当你有了一定的实力之后,带动一个片区的人致富,那你就成了致富带头人。比方说,在农村,你依靠一片果园,赚了钱,也打开了销路。你就可以让大家都种水果,你来负责销售,此后你就多了销售收入。
常常给人小恩小惠,积少成多涵星配资,终有一天会有一大批人回报你。
图片
02
借万物,谓之地利。
范蠡对周围的人,常常“劝农桑,务积谷”。
在科技不发达的时代,农业是非常重要的。如果有好的农业条件,那么一个地方就会富足。
除了鼓励大家农耕,范蠡还积极寻找适合做买卖的地方。他选择了在陶邑做生意,这里四通八达,水系发达。在他的经营下,陶邑有了很多富有特色的码头。
鲁国有一个穷书生猗顿,走了几百路,来询问范蠡,如何才能致富。
范蠡说:“子欲速富,当畜五牸。”
猗顿按照范蠡的指引,去了西河地区,建立了养殖场。
西河地区,草木繁茂,土地肥沃,把牲畜喂得肥肥的。
猗顿还发现,这地方有盐,于是带着一群人,开了盐矿,从此富甲一方。
有一个词语,叫“地大物博”。
如果你能够充分利用地理位置,地方产物,那么你要发财,是很容易的。
我的老家在湘南的山沟里。这几年,山里人多数外出打工,而几个留守的年轻人,就把大家不要的空地都承包了,养羊。
他们还在县城,建立了羊肉馆,羊肉摊位等。
我的老家,有一个溶洞,里面有清水流出。有人就是洞里修建了鱼塘,冷水鱼的产业就做起来了。
还有一些村民,在山林里养鸡,这走地鸡,也被大家认可了。
每一个地理位置,都有其特色,关键看你是否抓得住。
挖掘地方特色,打造一门生意,一门产业,那么你也会变成地方的富人吧。
图片
03
借趋势,谓之天时。
范蠡年轻的时候,在越国做大臣。
越王勾践崛起来之后,他就及时离开了,避免了“兔死狗烹”的结局。
范蠡到齐国定居之后,就琢磨做生意。在灾难面前,慷慨解囊。
根据天下趋势的变化,去选择自己的出路,这就是顺天者昌的意义吧。
范蠡说过:“得时无怠,时不再来;天予不取,反为之灾。”
你不按照“天”的意思去办事,越努力,越会失败。
天,也就是天时,可以理解为时间的流逝,天地万物的变化,国家的局势变化等。
作为农人,你跟着节气去安排农事,这就是顺天的一种表现。
作为商人,你要研究社会的供求关系,但凡有需求的东西,你就去供应。你还要研究地方政策,不要贩卖违禁品,不要涉足非法的行业。
作为官员,你要研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,制定推动社会发展的政策。
作为林业人,应该多研究木材的用途,根据社会需求,做出产品。
作为打工人,每到一个地方,都要研究地方产业结构,加入到朝阳产业,未来可期。
顺着天意去做,那你的行为,就是“天助我也”了。
图片
04
《说苑·建本》有言:“鱼乘于水,草木乘于时。”
鸟借助天地的变化,每年都迁徙,便于得到更多的食物;跟着风的流动,扇动翅膀,能够飞得更加轻松。
人也是如此,总是一个人在某地死磕,这是很难成功的,发财不指望了。要利用天时地利人和,做事顺顺利利。
善于借力,与人共赢。
善于借物,万物皆是财富。
善于借势,一切都在最好的安排。
作者:布衣粗食。
关注我的文字,走进你的心灵。
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涵星配资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全达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